》 白內障自我檢查怎麼做?10個前兆幫助你早期檢測視力測試!
白內障可以自我檢查跟測試嗎?白內障的好發年齡通常在四十歲以上,但隨著民眾使用3C產品逐漸普及,發生白內障的年齡也有下修的趨勢。那麼,要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有白內障呢?不特別到醫院的話,又有哪些白內障自我檢測方式,可以讓自己提早發現及治療白內障呢?本文的資訊除了可以讓您知道自我檢測怎麼進行,更能助您提早發現白內障的五大前兆!
不論遠近物品看起來都模模糊糊的

了解自我檢測方法前,先看看這10種白內障早期症狀
在白內障的早期階段,症狀通常是逐漸出現且進展緩慢的,也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導致許多人常常容易忽略或誤以為是正常老化、眼睛疲勞或度數變化所引起,至於具體症狀有哪些呢 ?以下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 視力出現模糊或感覺霧霧的
視線好像隔著一層霧或塑膠布,看東西不再清楚,尤其在光線較弱時更明顯。會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水晶體逐漸混濁,阻礙光線進入視網膜,造成影像不清。
▸ 對光敏感、眩光加劇
特別是在太陽下、夜間車燈、照明燈光等強光下,視線常會感到不適,甚至覺得異常刺眼或看到光暈。
▸ 夜間視力變差
意即夜間或昏暗環境下視力明顯降低,難以辨識人臉或物體,這也增加了夜間走路或開車時的危險性。會造成此現象,同樣主要也是水晶體混濁阻礙微弱光線進入眼睛。
▸ 色彩變得暗淡或泛黃
原本鮮豔的顏色看起來變得不鮮明,有時甚至呈現泛黃或褐色,例如白色可能變得像米黃色,藍色則會變得不清楚。
▸ 看東西出現雙影(單眼複視)
即使只用一隻眼睛看東西,也會看到重影或雙影。兩者的差別在於,雙眼複視通常與神經系統或眼肌問題有關,但白內障造成的是單眼複視。
▸ 需要更頻繁地更換眼鏡度數
短時間內視力變化會非常明顯,經常需要重新配鏡,但效果總是不理想,原因在於白內障會改變水晶體的折光度,導致度數波動。
▸ 近距離視力短暫變好
例如老花眼患者突然發現自己看近物變清楚了,甚至不戴老花眼鏡也能閱讀,然而要注意的是,此為白內障改變了水晶體的折射,使得近視暫時改善,但這其實是疾病進展的假象。
▸ 視力在不同光線下差異變大
例如在強光下視力下降,但在陰影處或室內光線下反而看得較清楚,或是情況相反過來。這是因為水晶體混濁會折射或散射光線,使得光線強度成為影響視力的因素。
▸ 視物對比度下降
物體與背景之間的界線不清,看起來灰灰的、不分明,像是在走路時不易辨認階梯邊緣,或無法清楚分辨報紙上的黑字與白底。
▸ 眼睛疲勞加劇、視覺不穩定
特徵是閱讀、使用手機、電腦時間稍長,就容易感到眼睛疲勞、頭痛、視線不穩,此因視力模糊導致眼睛需要持續用力對焦。
針對以上十點介紹,若出現以上任何症狀,特別是超過40歲以上者,應及早就診由眼科醫師進行檢查,包括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底檢查等項目,以確定是否為白內障或其他眼疾。
延伸閱讀 ▸ 白內障是什麼?症狀有哪些?常見白內障手術及原因一篇攻略! ▸ 白內障術後太陽眼鏡要戴多久?醫生解答術後休息、禁忌與照護常見問題!
白內障自我測試的九種方法
▸ 症狀一:視力模糊、像隔著霧看東西
看東西像隔著一層霧,擦拭眼鏡或眨眼後仍感覺不清楚。可用單眼觀看報紙或手機螢幕,觀察文字或畫面是否帶有霧氣感。
▸ 症狀二:強光或夜間燈光下出現「光暈」或眩光
在強光或夜間燈光下,原本不刺眼的光源變得難以直視。可在晚上觀察燈泡或車燈,留意是否有光圈、光芒放射或亮光擴散的現象。
▸ 症狀三:視物出現「雙重影像」或重影(單眼複視)
即使使用單眼觀看,也會看到重影或陰影。可閉上一隻眼,觀察窗框、門邊、文字等直線物件是否出現重疊感。
▸ 症狀四:夜間視力變差、辨識度低
在戶外活動或開車時,夜間環境中辨識物體或人臉變得困難。可在光線不足的地方行走,觀察看清楚物品是否變得更不容易。
▸ 症狀五:顏色變淡或偏黃
白色物品看起來像米黃,藍色顯得灰暗。可找一張彩色照片或衣物,與記憶中的顏色相比較是否有差異。
視野變得像一張黃褐色的老照片
▸ 症狀六:常常需要換眼鏡度數
換了新眼鏡不久,就感覺看東西不清楚。可檢視近一年是否更換眼鏡兩次以上,但視覺狀態仍不穩定。
▸ 症狀七:閱讀或近距離視力暫時變好
原本需要老花眼鏡的人,近來發現不戴眼鏡也能看近處。可觀察自己閱讀時是否出現這種變化。
▸ 症狀八:看物體對比度下降
黑白文字或圖案的對比變弱,看起來灰灰的、不鮮明。可用印刷品(如報紙)檢視文字是否比以往不清晰。
▸ 症狀九:一邊眼睛看起來暗、一邊正常
一隻眼的視覺感受與另一隻明顯不同,例如顏色、亮度或清晰度有落差。可分別閉上左右眼,觀察相同物體是否呈現不同的色彩或明暗度。
▸ 簡易居家白內障症狀視覺測試
測試項目 | 測試方法 |
光暈視覺檢測 | 晚上或燈光昏暗處,看遠處燈光(如車燈、路燈),看看是否出現放射狀光芒或彩色光圈 |
單眼視力對比測試 | 閉上右眼,看牆壁上照片或對比色字體,確認清晰度。接著換閉左眼,看是否一邊明顯模糊或暗 |
顏色感知比對 | 準備兩張不同年份購買的白色紙張或衣物,看是否覺得顏色不一樣(新紙白,舊紙偏黃是正常;若眼睛看起來顏色相反,則需警覺) |
白內障基本檢查項目有哪些?
▸ 視力檢查
評估視力是否清晰,並觀察配戴矯正鏡片後視力的變化,此檢查有助於確認視覺狀況是否影響日常生活,費用屬健保給付範圍。
▸ 裂隙燈檢查
透過顯微鏡觀察角膜、水晶體、前房、虹彩等眼球前段結構,可直接查看水晶體是否有混濁情形,檢查費用為健保給付。
▸ 散瞳眼底檢查
滴入散瞳劑使瞳孔放大,檢視視網膜、黃斑部、視神經等眼底結構,並協助排除其他可能導致視覺模糊的原因,例如黃斑部病變,檢查費用為健保給付。
▸ 眼壓測量
測量眼球內部壓力,以協助排除如青光眼等眼部問題,檢查費用為健保給付。
▸ 視網膜影像檢查(OCT)
在需要時使用專業儀器拍攝視網膜與黃斑部橫切面圖,常用於懷疑合併黃斑部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情況。部分院所需自費,費用約500至1500元不等,部分情況可由健保給付,依診斷及醫師判斷而定。
▸ 生物測量
手術前的準備檢查,用於測量眼軸長度、角膜弧度等數據,以協助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健保給付基本檢測項目,但若使用進階測量儀器,部分院所會酌收自費費用。
延伸閱讀 ▸ 白內障手術費用解答!白內障手術自費要多少?政府有補助嗎?相關問題全解析
白內障檢查健保補助與費用資訊整理
▸ 健保有給付白內障手術
當白內障已影響日常生活視力,醫師判定需手術時,健保有補助白內障摘除手術與「標準」人工水晶體植入,而手術適應症需經眼科醫師專業評估與記錄。
▸ 健保給付「標準型人工水晶體」
健保給付的標準型人工水晶體為單焦點、無特殊功能的人工水晶體,適合大多數患者,但無法同時看遠又看近,也無防藍光、抗散光等功能。若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需自行負擔差額。
▸ 自費人工水晶體補充資訊
白內障檢查測試推薦選擇-高雄信合美眼科
白內障是隨著水晶體混濁程度變化,可能影響日常視覺品質的眼科疾病,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仍可透過一些觀察方式進行初步自我檢測,但如果感覺有任何異樣產生,推薦還是可以尋找如「高雄信合美眼科診所」一樣的專業檢測,幫助你及早發現視覺異常並尋求專業評估!
▸ 高雄信合美眼科診所白內障檢查專業、先進、嚴謹

高雄信合美眼科診高雄信合美眼科診所致力於提供專業且貼心的眼科醫療服務。診所秉持「專業、用心、細心」的宗旨,擁有由多位醫學中心主任級醫師組成的醫療團隊。診所也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項目,像是近視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和植入式微型鏡片等,同時以下兩大優勢,也是讓信合美眼科深受歡迎的原因:
優勢一:《百大良醫》劉宗學院長擁有多年豐富的白內障手術資歷,搭配Centurion超音波乳化儀「微切口」、「主動液流科技」、「低超音波能量」等治療特色,可達到減少手術時間、提升手術安全等優點。 優勢二:本院在地經營四十年,擁有經驗豐富的醫師與護理團隊,建立專業又嚴謹的術前檢查機制,從白目障術前檢查評估到術後照護,都提供白內障患者完善的醫療服務品質。白內障雖然是常見的眼科問題,但透過日常的自我觀察,就能及早發現視覺變化並採取行動。從視線模糊、光暈眩光,到顏色辨識與對比度下降等,都可能是值得注意的訊號。建議一旦在自我檢測中發現異常,應儘早至具備完善檢測設備與專業團隊的醫療院所進行評估!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愛盲協會 – 白內障檢查八步驟 ▸ 台大醫院 – 健康電子報《關於白內障常見的十個問題》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霧颯颯退散 漫談人工水晶體